Search

▍避開新聞

看晚間新聞可能會讓你覺得跟現實更合拍,但真相是,新聞會扭曲你對世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▍避開新聞

看晚間新聞可能會讓你覺得跟現實更合拍,但真相是,新聞會扭曲你對世界的觀感。新聞往往把人概括成一個個團體,好比說政客、菁英、種族主義者和難民。更糟的是,新聞還會把鏡頭拉近對準害群之馬。

社群媒體也是如此。一開始只是幾個仗勢欺人的霸凌者在一段距離外亂噴仇恨發言,卻被演算法推到了我們臉書和推特的頁面頂端。這些數位平台利用我們的負面偏誤來賺它們的錢,使用者表現得愈差勁,它們的利潤就愈高。因為差勁的行為會抓住我們的注意力,而就是這樣的東西能產生最多點擊,而我們點擊哪邊,廣告收入就到哪邊。這就把社群媒體變成了一種放大我們最糟特質的系統。

神經學家指出,我們對新聞以及推播通知的胃口,都展現出所有上癮的症狀,而矽谷老早就明白了這一點。臉書和Google等公司的管理人嚴格限制自己孩子花在網路和「社群」媒體上的時間。即便教育大師頌揚著學校裡的iPad和數位技術,但科技菁英就像毒梟一樣,會保護他們自己的孩子不受自己的毒品企業影響。

我的經驗談?我有好幾個:避開電視新聞和推播通知,改讀更細緻的週日報刊以及深度特寫,線上或非線上的都可。擺脫你的螢幕,跟有血有肉的真人見面。仔細想想你拿了什麼資訊餵養你的心智,就像你會留意你拿什麼食物餵自己的身體那樣。

.

《#人慈》
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,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
Humankind: A Hopeful History
.
作者:羅格.布雷格曼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好:

這是今天(9/7)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,抽書三本,歡迎參與。

「97%的人認為,人性自私又貪婪,但當危機來襲,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。」
「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美好,真正的威脅,是我們對於自己太悲觀。」

這本書是9月博客來、誠品、金石堂書店選書,相當厲害。書厚,知識量大,故事精彩,帶著我們洞悉人性。

這本書對於經典的心理學實驗,有相當讓人信服的另外一種解析觀點,讓我更新了對教科書上知識的詮釋。如同一位有智慧的朋友所說:「教科書上講的也不一定是真的」。

這本書在談,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良善。但我們之所以把人性描繪得險惡,這也跟摘文中提到的新聞媒體有關。

每次社會有重大災禍,反覆播送的新聞引發當事人產生焦慮症狀,我總是提醒:請謹慎收看新聞的來源與頻率。我尤其不贊成某些家庭裡的常態,根本整天都開著新聞台。

偏頗的報導,煽動的標題,已經明顯影響到當事人的心理健康。其實,大部分人都受到了程度不等的負面影響,我們都得要警覺,我們正在拿什麼訊息餵養自己。

如同昨天贈書直播所說,我們接近什麼樣的環境,我們就容易受到那樣的影響。新聞裡所描寫的人性,常跟現實有落差。

祝願您,能看見世界的美好,覺察我們對自己的悲觀看待!

.

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,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,並設成公開。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、寄送(不包含國外地區),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